高调、主动、奴性
一直在提“低调”两个字,因为人活得低调点才没那么多的事。就拿陈光标来说,高调做慈善,别人却变得愈发不领情。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说自己帮助过别人,他们却都不知道感恩。但是想想原因其实很简单,即使他们懂得感恩,但可能别人一句“他给了你多少钱?”,就彻底让慈善家与被援助者成了两路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催之”等等,类似的名言数不甚数,但他们均在告诉别人一个道理,做人不能太高调。但完全低调好吗?不好,“酒香也怕巷子深。人活着说难也挺难的,活得恰如其份也更难。
无疑,高调的人士,虽然会遭到一部分人的唾弃,但是无论你怎么做,总还是会有一部人不喜欢你,可能这一波对你有好感之后,下一波讨厌你的人又会接踵而至。既然如此,那还是做自己吧,不要为别人而活。自私?都是相对而言。
但高调一些无疑占据了更多的优势,想要不那么高调的让更多的人反感,那就就适当的包装一下。高调总离不开主动出击,在我看来,往往只有主动出击,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一味的被动接受,往往只会感到压力山大。
为什么人会产生叛逆心理呢?往往是因为自己不能主动接受事物,而不主动的直接后果,便是任何事情都只能被动接受。而被动接受的东西,往往与自己内心的想法是符的,所以便给反感、叛逆这些种子,留下了一片成长的沃土。
但主动出击,往往考验的是一个心理素质,对于内向者来说尤其如此,越重注面子,脸皮就被削的越薄。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脸皮不是一天厚起来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汝当上下而求索。在过了自己心里的一倒坎时,无论是下次,还是下下次,愿意被动接受的想法则是越来越少,而主动出击的想法则会越来越强烈。
在一些社交网站的评论中,经常会提到中国人的奴性,对奴性这两个字,我是表示赞同。为什么这样说,现在的人总还在信奉着”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神论,总是被父母家人朋友教导,做人要圆滑事故,要多听话。所以,大多数人都被这样教育着,奴性思想也由此而蔓延。也因此,为什么没人敢反对呢?这样的问题成了一个SB问题。
奴性的产生,原因则是在于没人愿意思考,所以就有人说,在中国搞个邪教是非常容易的事,边全能神这种东西都有人信。既然不愿意思考,那么思想只会随波逐流,你没发现中国人换个偶像崇拜的速度非常快。不愿意思考,自然多半是在被动接受信息,他们忽悠是啥,自己便信啥,然后觉得好像自己发现了别人不知道新大陆。然后回去,再拉上自己的亲朋好友,开个个人发布会,告诉他某某人是怎样怎样的,某某事应该怎样怎样做。然后这些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人,又对此深信不疑。
历史上的今天:
- 2016: 好事多磨(3)
来源:项希的时光日记博客(QQ/微信:657558451),转载请注明出处!
瑾瑜
一直觉得陈光标做的没什么错,完全不计回报的慈善太不实际了。
PHP二次开发
其实大家都有惯性,不管是做什么。
夏日博客
感觉还是低调些好。。
攀引者-吸引力法则实践者
写的不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