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么简单
以前每次接到家里的电话,都是挂断,先回拔过去,因为要想着替家里省些电话费,毕竟那时候家里人连怎么交电话费都搞不懂。只是,家里很少会给我打电话,一年两三次也算是多的,所以每次听到有同事父母打电话过来,都会有些小羡慕。
以前也常会给家里打电话,一周或是半月一次,但在外呆的越久,往家里打电话的次数越少,就连上次回家之后到上海之后也没有报个平安回家,问问家里的麦子收的如何了。
下午上班时,家里打电话过来。老妈说你大哥要和你说话,每次一说大哥、二哥、大叔的,都要反应好半天。毕竟家里都是按辈份叫的,有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还要喊自己小叔、小爷。许多都了爷爷的,我还在喊他哥哥。每次回家,都很凌乱,因为很多人的辈份根本分不清,况且又不经常在家,谁该怎么叫完全搞不懂。于是经常被责怪,不懂得叫人。
自报家门之后,才有点模糊印象,但仍然想不起来是哪个大哥,是卖化肥的那个,还是欠我们家钱要了好多次账都没要到的那个,是哪个就不重要了,反正我不是很熟,一向对所谓的亲戚没概念,所以更不懂找我有什么事。
他简单说了下,明白了。你家孩子,初中没毕业,整天泡网吧玩电脑。听说你在上海也是玩电脑,能不能也帮他找份玩电脑的工作。。无语了。
对于答应过别人的事,都会想办法办到,同样的觉得自己办的到事,我也从不会答应,虽然这样可能得罪人。但是给自己添堵与得罪人这两件事之间的选择,我从来都是偏向于后者。所以,只要一口拒绝,这事帮不了。对于家里人而言,在外面的工作的人都是万能的,总以为上班就是玩玩电脑,啥活都不要干,还有工资拿。但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就被你碰上了。
今天虽然有份不错的工作,但在此之前却也是体验过生活中的种种恶意,这有了现在的生活,虽然没有太多钱,但也不会饿死,虽然时间也不算多,但还是可以去想去的地方。而他们并不知道你是否努力过,是否经历过无奈、无助的时刻,只是看到了你表面的样子,认为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劳而获、一步登天。
偶尔也会听听网络电台的声音,每次听到关于北京、上海的文字,永远少不了挤公交地铁、通加班、蜗居的无奈,当然这些心声也只有同样身处异乡的人才懂。不过听的久了,反而也就麻木了,任何生活都是自己的选择,既然你选择了这座城市,又何必去埋怨。我相信有些经历,虽然很苦很累,但却能让你看到不同的风景。而那些总想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不知道是不是都幸运值爆满。
生活应该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吧。
历史上的今天:
来源:项希的时光日记博客(QQ/微信:657558451),转载请注明出处!
fangker
第一次来,报个到~
东
欢迎常来
网站猫
每次跟家里打电话都有种心酸的感觉
东
现在还好。
戈壁有耳
估计他家人也是无奈才这样,但是话又说回来,把他扔到社会上断了经济补给,看他还玩不玩电脑。
初中的时候我也总是玩电脑,爸妈也在“让孩子适当放松放松”和“电脑不能多玩否则玩物丧志而且对眼睛不好”两者之间纠结。初二的寒暑假他们去上班前就把电脑放进电脑包然后把电脑包的两只拉链上了锁,防止我白天什么也不干就玩电脑,他们下班回家后再开锁让我玩玩,但是每次他们走之后我都是那工具撬开拉链一顿疯玩。当然,这样的疯玩带来了一连串代价的,初一我的成绩不错,从初二开始成绩下滑严重,最后中考成绩一般,想进好高中还要找人。
但是这样的疯玩也有唯一的“好处”——现在的我对电脑一点兴趣也没有,打开电脑都不知道干什么,而且从高中开始再也不玩游戏了。
东
是啊,我以前也是玩电脑疯狂上瘾,后来便不怎么想玩了。但后来没想到,职业就成了玩电脑的。。
风格君
孤身在外打拼对“没那么简单”感同身受。在外面的时间长了,跟家里的电话联系真是越来越少,虽然有时候会非常想家,但是却不想打电话告诉家里人,怕他们会难过。
东
是啊,惟愿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