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在上海 > 正文内容: 混在魔都生活整三年

混在魔都生活整三年

  • 2014-07-07
  • 5,715
  • 8
  • 0

2011年7月,终于告别了“残疾人”这一身份,开始离开家乡踏上一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上海。而今,在这座城市已生活整整3年。时间不长不短,但却也让自己从21岁长到了如今的24岁,他们说改变的,仍然死性不改。那些也许不应改变的,却已变得陌生。

 

2005年的冬天,跟随三叔还有一个堂哥一起踏上了来上海的火车,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去往外面的世界,在此之间,从未踏过比县城更远的地方,以至于对外面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老旧的绿皮车,如今几乎已是全部淘汰,而在那时却是主力军,每一个站总会停上很久,特别是在南京火车站时,1个多小时不见火车有任何反应。也就在那时,我想以后有今天,一定要去南京瞅瞅,而现在有去南京的机会时,却没了当初的那种想法。

 

那一次,在上海呆了几天便又开始打道回府。回家的那一天,在候车室,遇到了一位小学的同学,虽然那时我们都还未成年,但他却已在火车站里谋起了生计,在候车室中扯着嗓子喊着“提前上车了,提前上车”的口号。在聊天中,他俨然是一副老上海的模样,对上海这座城,上海人指指点点。而那时的自己,无比的内向,他说着自己听着,叔叔堂哥他们,则开始对自己说起来:你们一般大,看看人家,多能说会道。。。

 

他比我更早接触社会,更早接触这座城市,比自己提前懂了更多。但是到了时间,你该需要了解的东西,一样也不会少。11年的7月,在准备去往这座城市时,我努力回想曾经这座城市给我留下的印象。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停满了流动厕所,空气中弥蛮着刺鼻的味道。街边上到处都是杂志报刊亭,随便瞅一眼,多半是一丝不挂的封面。1号线的地铁,早上6点多便已全部挤满了人,有农民工,老外,形形色色。只是,那时买过了地铁票,却也不知该怎么用,以至于现在看到那些初来上海,拿着交通卡手足无措后,从闸机口钻过时,便不由得想起当时的自己。

 

11年,1个人坐火车来到了上海,开始投奔老姐。那一年的时候,与05年相比已经不再一样,至少火车站已经再无流动厕所,似乎周围的楼房又比当年多了几幢,又高了许多。经过一年半与世隔绝的日子,来到这座城市,对于即将要到来的生活,充满着期待、恐惧。

 

现在每次听到苏宁在打母婴产品的广告时,我就在想,当年哥来的时候,红孩子与自己呆的第一家公司还是竞争对手,而如今却没有几个人还记得曾经有家电商网站叫红孩子了吧。在上海的三年,在三家公司呆过,而第一家便是华东地区最有名气的母婴网站,只是没有呆够两个月就已经离开。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刚开始的实习的孩子都是一样,在公司没事做,没人管没人问,反正这样的日子我是呆不习惯。最重要的是,与自家人同处一个公司,多少有些不自然。

 

11年8月,自己开始找起了工作,当时对于工资什么并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有工作就行了,于是便找了一家很小的公司上起了班。凑巧的是,老板与我们居然住在同一小区,也正因如此,回家的时候但蹭他的车一起回家。但并没有呆几天,便离开了这里。离开的原因不在自己,也不是那家公司老板,而是老姐与其室友都说,在那里没前途,别在那呆着了,工作慢慢找就是了。9月份接到现在公司的面试通知,因为路程的原因,已经准备放弃时,想想来到来了,还是试一试吧,然而就么一试,在上海的3年,除了开始的2个月,都是在这里度过。

 

对于工作,并没有什么好说的,每个职场人恐怕都一样,从最开始激情满满,中间有想炒了老板的冲动,到最后心态开始慢慢变得平和。而对于生活,你没有可以炒的对象,要么每天活得激情满满,要么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活。你怎么对待他,他变对待你。

 

曾经写关于上海的日志,对于这座城市的描述,我基本上会用上8个字来形容:“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当然主要是说建筑上。比如说上海的中远两湾城,这个小区外面看似无比美好,但里面的房间却被隔了一间又一间。在上海的三年,租房一直以来都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想找间靠谱又便宜的房子,不亚于找个靠谱女朋友的难度。从11年到14年,都是在群租房中度过,你看到各种不爽的事情,最多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种日子在实在无法忍受之后,还是决定结束了,现在终于不用在半夜12点还要听各种鬼哭狠嚎,空间也自由了许多。安居之后,生活自然也开始变得nice起来。

 

今天看到阿里巴巴封杀福建莆田的新闻,便不得不想起地域歧视这四个字。在宽带山的论坛上,总能看到各种对“YP”的歧视帖子,而自己的老家阜阳则是主要攻击对象。但是俗话说: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生在哪里不是你能选择的,能选择的便是爱或是不爱这片土地。网络上虽然各种攻击屡见不鲜,但回到生活中却并没有发现过一个黑子的踪迹,不得不想,网上的那些人是有多无聊。但,也许是自己接触的人比较少吧。管他呢,出门在外就要学着挣扎,到最后谁归谁管还不一定,至少现任上海副市长是咱老家人吧(希望不是位贪官)。

 

在上海的这三年,自己究竟变了哪些呢?冲动、火爆、直爽的性格仍不见收敛。依旧有些内向,但与3年前相比已经好的不是一点点,只是这种性格仍让人诟病。当年在家看了一年的佛教讲说,但是啊,三年后,又已变成了一个凡夫俗子。

 

 

 

 

 

 

 

 

来源:项希的时光日记博客(QQ/微信:657558451),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

发表评论

|网站地图|大事记|左邻右舍|爱趣赚友情链接

时光向东博客运行时长: Powered By Wordpress 本站服务器由“恒创主机”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