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遍上海第十四站:天马山(寻访深坑,斜塔)
今天可能是最后一篇晚上更新的博客,以前更新时间段将调整至早上6-7点半之间。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今天受打击了,我将会把晚上的时间另挪它用,一来对于身体健康好,二来可以提醒自己早起,但愿自己能坚持下来,不然也是一件蛮丢人的事。
由于本人的疲劳度本月已刷满,所以这周以后将不会再更新“玩遍上海”的内容。以后对于这个系列每月的更新频率也将不超过4次,下个月也许将开始骑行上海吧。虽然对于这城市的交通还是有点恐惧的,但最后还是决定卖了辆折叠自行车。
我觉得人还是应该要保持一点冲动才好,因为有冲动才有动力。昨天说,第十四站会是去上海海拔最高的山,今天早上起来后,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今天过去,但最后决定还是去吧,因为不知道这股冲动劲过了之后,还会不会有勇气再继续。就像找对象一样,没有冲动,嘴上说的再多行动值多半也都是负的。我觉得我现在,心像是被封印了一般,对此远没有说走就走的冲动劲,所以也就这样一直单着。
废话说一点也就够了。说说今天的行程吧。 上海的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在哪?我想即使是在上海生活了许多年的朋友,也不一定能立马答得上来。当年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希望在你与朋友谈论上海地理时可以帮到你。上海的海拔最高点和最低点,均在天马镇。海拔最高点是在天马山,而非非常有名的佘山。而最低点,则是位于横山附近的天马深坑。
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连黄山都看过的山,自然对于这座小山坡不是特别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则是山上的斜塔。在几经波折之后,从小昆山到达天马镇之后,我并没有先去山上看看,而是选择去寻找深坑。但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百度地图把本人坑惨了,我按照它的指引,把本人指引到一处毫无人烟,周边却是墓地的地方,而且还是走过去的。在到达目的地,发现不对之后,往回走了好久,才碰到一辆出租车。正好出租车司机也是安徽的,便让他带本人去寻找深坑。不得不说,虽然世界上到处都是中国人,中国到处都是安徽人。
深坑在几年前便开始在建造深坑酒店,出租车司机带自己到达目的地时,才发现这里还在施工,非工人是不让进去的。既然不能进便作罢,继续回去天马镇。听出租车师傅说,深坑酒店共建有21层,但由于在地下建原比在地上建要慢的多,特别是不能让深坑里有积水。等深坑酒店建成之后,如若还有现在的这股冲动劲,我想我还是会来瞅瞅的,因为效果图实在太帅了。
在未建酒店之前,据说这个深坑是下图的样子。据说这里原为一小丘,解放前开始炸山采石,至50年代末,整个山丘已荡然无存,慢慢变成一个直径约200米、深60米的大坑,也因此此处变成了上海海拔最低点。 在深坑无功折返之后,便重回天马镇,这次开始了进入天马镇,开始去往天马山,这里的门票是10块钱。在天马镇上很容易看到山上有一座快要倒的斜塔,向着那个方向去便是,不过应该是随着墙的外围往左走,才到门口。
至于斜塔非常好找,向右拐个弯便是。但是这座山,总给我感觉阴森森的,难道是下雨的缘故?还是受之前的地图事件影响?
这座塔建于北宋年间,横山乡人许文全建,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宋高宗赐五色佛舍利藏于此塔内,故时显宝光。塔七级八面,高20余米,清乾隆年间因中峰寺祭神燃放爆竹起火,塔多处被毁,后又发现宋代钱币,故不断拆觅宝,导致形成了上图中所看的大窟窿,直径约两米左右。经勘测,现塔身向东南方倾斜6’51’52,塔顶中心移位2.27米。1982年时对该塔进行了修缮,以到于保持了现在的斜而不倒的奇姿。
虽然未来这里之前,该塔是亮点,但来到之后,才发现斜塔并非亮点,而亮点请看下图。 看出亮点来了吗? 这座山因为太像”森林”了,所以这里非常阴暗潮湿,蚊虫自然也是多的要命,只是站那一小会,一个腿上已挤满了蚊子。所以,上这座山之后没有多久,实在不愿意在上面呆太久,便下了山,然后继续打道按原路折返。来这里玩的人非常少,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所以山上有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也不奇怪,另外一些路可能是因为没人走过,都已被植被覆盖,而走路的台阶也多半已布满青苔。
如果在上海选择爬山的话,我一定不会再选择这座,即使再来也不可能再一个人来。旁边离佘山、钟贾山、横山都不是很远,只是这座未免太原始了吧,哥承认自己胆小。不过旁边的横山是军事重地,外面拉了两层电网,连有武警把守,我等P民是绝不允许去的,钟贾山没来得及去,佘山则有的是机会去。
这个月是不会再到上海的各个角落折腾了,下个月可能会再选择两个地方研究下,可能会去的地方,一是浦东川沙古镇或是其它古镇,另外一个则有很大的可能是美兰湖,因为美兰湖很像泰晤士小镇,这种英伦风格的建筑,本人非常喜欢。不过也可能哪也不去,因为今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俺太贪玩了,所以到现在都找不到对象?
来源:项希的时光日记博客(QQ/微信:657558451),转载请注明出处!
天长地久
效果图,真是吊
海滨博客
玩 也要注意身体
东
真早啊
李明
很喜欢看你的文章,真的很有意思。
东
谢谢